谁不爱自己的家[/color] `Id'w~
[color=#000000] 第十八章:拜年 ]~Z$=*4
?
alR%P~J
在家乡初一一般不相互串门,初二就开始串门了。父亲是孤儿,没有正经亲戚,都是些拉挎的亲戚。收留父亲那佃农的儿子自然也算是“本家”人了,我也常去他们家走窜,他们家孙子都很大了,而且,有三个孙子,两个孙女。这些孙子、孙女们早早的来到我家,自然免不了要给他们压岁钱了。我去他们家他们也给我压岁钱,这样一来二去的,他们家和我们家就是本家人了。 (w>&l:
Z^HsBdXnt
正月初二这天,嫁出去的姑娘都要领着女婿回家,给父母拜年。住的近一点的还要给本家叔叔们拜年,给姨姨,姑姑们拜年。结了婚的小伙子也要领着新媳妇给亲戚们拜年。 :t}1:wy"
ZVf>zZx&"
一到正月村子里分外热闹,你家来了亲戚了,他家也来亲戚了,关系好的、住得近的都要互相问候,寒暄。 RMPS#/~U
lbZLaw
我有一个亲姑姑,住在离我们村子不远的村子里,也就五六里路,正月里我总要去姑姑家走一走,一是拜年,二是去看望一下。姑姑比父亲大八岁,和我父亲一样从小吃尽了苦,受尽了罪。 :nJ%#=[HR
Lm!xox)
姑姑对我特别好,我去了,姑姑总是上下打量我一番,问我,上几年级了,学习成绩怎么样,要好好学习,要给你父亲争光。一边问,一边拿出好吃的东西给我吃,中午早早的就给我做饭了。姑姑把家里连过年都舍不得吃的白面和了给我吃,那个时候,白面一般人家吃不起,过年也省着吃。 ~nY$"`?zq
]@]|cL}
说起我父亲姑姑总是泪流满面,总哭诉着对我说,她和我父亲从小没有了父亲,到处瞎扑腾,看着自己的弟弟长成人,有了儿子,自然高兴。 ;x=
J_W
BRH\:xf
姑姑看到我总要说父亲小时候的事,说她常记得父亲七八岁就给人家放羊,背炭,人不大背了一大筐炭,山水下来了,河水涨了,父亲不舍得扔掉背炭的筐,差一点被洪水卷走,她在岸上哭喊着,没有办法。后来还是父亲自己背着炭筐拼命地游出来了。 "M<a;s^
f7hIitn%
姑姑总说她们姐弟俩命苦,能活出来确实不容易。 l8OnXvmg
ylG0&>/
临走了,姑姑总要哭丧着说:“你有时间,常来姑姑这里!”,听了姑姑的话,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,那个年代姑姑日子也不好过,却时刻惦记着我,让我觉得姑姑可亲,可敬。 lSa:*bvD
Z'.xa<>(
姑姑送我到村口,等我走的看不见了,她才慢慢回家。 uA<~S"6Q
9
iO{,
我的母亲和我的父亲一样,都是六岁死了父亲,母亲改嫁。 b-IJ-e>
I<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