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责任守护红色热土 !C jf`D58
中国石油在革命老区扶贫帮困工作综述 zdFG>rx
今年五一,在贵州遵义习水县的“农村淘宝”服务站里,前来网购的村民络绎不绝。一些村民还带来自家的土特产,准备通过服务站进行网上代销。 Dw 7gg2#(
`@f_Gr
去年7月,在中国石油组织的电子商务培训班推动下,习水特色农产品与阿里巴巴“村淘”项目成功嫁接。“网货下乡、黔货出山”,电子商务的新风推动老区精准扶贫的开展。 Z`<
y8
5%s~&{Pq
从援建龙马公路到引入电子商务,习水县的脱贫之路成为中国石油精准帮扶革命老区的一个典型。从资金投入到资源整合再到能力建设,10年来,中国石油精准施策、精准推进,上百个援建项目在革命老区深深扎根。 vL@48=&\,%
snF-E9I
守护民生 真情畅通幸福路 R+t;; k
qrTt5?d:
自然条件恶劣、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事业滞后,使革命老区成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。 SF ` a:3
"@'9g'wV
行路难、用水难、用电难、就医难,一个个大写的“难”字记录在中国石油帮扶老区的手册上。找对“穷根”,摸准路子,中国石油人与当地政府共同破解“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”的一道道难题。 '$zKhWo
yc)\,L2#.
在江西横峰、贵州习水等地,总长度达70多公里的通村道路,见证着中国石油改善民生的心路历程。石油人在习水县醒民镇修建的“龙马石油路”,是一条长达17公里的水泥公路,改善了19个自然村寨2万余人的出行难和发展难问题。“没想到我在有生之年能走在水泥路上。”一名70多岁的老大娘动情地说。 >j1tvO-UC
,HO8U#;W
通村道路还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发展。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是横峰县司铺乡道路的真实写照。2012年,中国石油出资为司铺乡建设8.5公里通村道路后,这条当地人口中的“幸福路”带动了特色农业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运输,周边县区的2万多人从中受益。 d"4@5qV
H
:3ZMFg+
与出行难相比,解决饮水、灌溉难更为紧迫。为了让村民喝上放心水,2012年至2014年,中国石油先后在河南范县白衣乡等地开展安全饮水工程,不仅3万余人的喝水问题陆续得到解决,高含氟和苦咸水造成的头发、牙齿病变问题也逐渐好转。在横峰县,中国石油出资援建的农田灌溉项目先后帮助4个行政村实现了涝能排、旱能灌。 88*uh+=N
'}
H`Z
路通了,水活了,虽然硬件的改善深刻改变了老区的脱贫生态,但看病远、看病难、看病贵不仅困扰着当地群众,更让石油人心急如焚。石油人在范县、台前县援建中医院,数万名群众实现了“门前就医”;发挥自身医疗资源优势,组织医务人员巡诊,培训乡村医生。送医上门、送药入户……老区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。 NSK!W}'#
6A^4KQ}f
时刻把革命老区人民放在心上,石油人改变的是村容乡貌,收获的是民情民心。 c@&?)/J]<z
\yo^p>;"
融入老区 主动引领捧红特色经济 tPA_:wyBU
[Z-6,1_D
对于扶贫工作而言,虽然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并不完全等同于脱贫致富,但能够为当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。坚持改善民生与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举,中国石油积极融入老区经济社会建设,不断激发老区发展的内生动力。 ,PBQ$,%~u
>h(({=
}
产业扶贫,精准扶贫的内涵更加凸显。多年的扶贫经历使中国石油深刻认识到,只有发挥好革命老区自身的资源优势,发展特色产业,才能真正加快致富脱困的步伐。 ;%i+
LFCd@dN
习酒是习水地区家喻户晓的特色产品。近年来由于习酒销量萎缩,生产高粱的粮户愁眉不展。中国石油结合自身产业链开展精准帮扶,在习水设加油站服务网点,帮助习酒免费进驻便利店。近几年,习酒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,粮户的脸上重新有了笑容。 ,J U?w#!
:EBV-, >
资源禀赋是点,辐射带动成面。近年来,中国石油加大对重点革命老区的帮扶力度,实施上百个符合实际、长期受益的产业帮扶项目,发挥产业扶贫辐射带动作用,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,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,还促进了农民增收。 LKN^+4vc
lR:SY]=$
守住革命的红色热土,中国石油投资建设的长汀“万亩水保生态示范林”项目,打造了央企与地方共建生态文明的新样板。长汀红壤土层薄、肥力差,水土流失异常严重。2012年至2015年,中国石油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,开展了1万多亩水保生态示范林建设,造林成活率高达98%以上。林区套种的2000多亩经济作物,年可创收300多万元。长汀示范林被当地人称作“不砍树也能致富”的“经济林”。 BS;Ye+.
~T`Y 8O>S
扶贫开发,架起了企地共同发展的桥梁,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。 L14 (
1, >!
创新理念 精准扶智激发原动力 ?*R`y#m
FCI([$/w
多年来,在企业和地方共同推进下,老区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。 R}36q3k
J=B&%*Dj
作为扶贫的重要主体,如何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现代管理思维融入扶贫工作,推动更多贫困地区扔掉帮扶的“拐杖”,中国石油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。
{Rr>
-qrj*z
对比传统的硬件帮扶,通过培训帮扶提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、素质能力,既是精准扶贫的必然选择,又是解决脱贫致富难题的根本所在。 =?aA40?
sLmugI/FV
提高贫苦地区教育水平,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提升定点扶贫地区教师们的素养和教学水平,是中国石油精准扶贫的一次新尝试。去年10月,在中国石油帮助下,来自江西、河南、贵州三省四县的12名教师与北京171中学的教师结为师徒,接受了一个学期的伴随式教学培训。先进的教育理念让人印象深刻,“有层次无淘汰”的教育理念更让这些乡村教师们深受启发。 8-CB>8B]>
-%YE75q
借助电子商务、旅游产业培训,将互联网营销、城乡共享经济思维引入老区,是中国石油智力扶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近年来,电子商务发展蔚然成风,而营销渠道和专业知识匮乏始终制约着老区电商发展的步伐。在中国石油开设的电子商务培训班上,200多名习水、横峰等地的乡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被阿里巴巴文化、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课程深深吸引。 UT?4"sj9M
1b2i|4
“电子商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,正在成为精准扶贫最有效的办法之一。中国石油的电子商务培训,将为老区增收脱贫提供强大动力。”阿里巴巴企业社会责任部负责人顾潇说。 )eJ #X
5*+3v$L '
着力拓宽视野思路、增强引领发展能力的同时,中国石油注重学用结合,投资援建了一批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村文化室,组织业内专家深入老区实地指导,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精准落地。 '9XeH^G
{YK7Fv
心系老区,情暖山乡。漫漫帮扶路上,中国石油人饱含深情,肩负责任,扶真贫、真扶贫,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壮志热情,守护着老区这片红色热土! Q(NH3\{YF
v;D)?W
\%ys7m,2
作者: 记者 李丹
|
一共有 0 条评论